三年的內外因素夾擊,旅游行業已經蝶變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行業迎來大變局。旅游發展模式、產業組織、產業形態、產品形態、空間形態均產生重大變數,形成新的發展格局,使旅游發生一個大的變局,這個大變局的重要標志便是新旅游體系的形成。
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也是夏季旅游產品上架,夏季旅游市場開啟的日子,廣東旅游業均會借水出海,揚帆破浪,拉開整個夏天旺季,尤其是即將到來的暑假旺季旅游市場。就在這一天,中國漂流標志性景區清遠古龍峽迎來一大盛事,中國旅游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古龍峽舉行,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曾曉峰和清遠市副市長蘇錦丹帶頭漂流,目的就是起領頭作用,帶動廣東旅游業借夏季“親水玩水”資源優勢,快速復蘇。
中國旅游日廣東分會場活動在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曾曉峰的致辭下正式拉開帷幕。他在致辭中談到,這幾年來旅游業遭遇了前所未來的困境與挑戰,也醞釀著新的變局,滋長出新的業態,迎來新的機遇,廣東旅游業要以變應變,主動謀取轉身、創新與升級,站在新的風口上迎來新的發展。
參加現場旅游活動的同行認為,夏天是廣東旅游的旺季,廣東水資源豐富,水旅游休閑度假產品異彩紛呈,暑假假期2個月,是消暑嬉水的旺季。盼望廣東的漂流、水上樂園、山水游泳場等景區借助夏季與暑假的到來,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帶動整個行業的復蘇與社會消費力的增長。
在活動開幕儀式啟動后,首漂活動開始了,曾曉峰和蘇錦丹帶頭漂流,從古龍峽國際漂流賽場的首漂點出發,揮舞雙槳,劈波斬浪,向漂流終點沖刺。
兩位乘風破浪的“哥哥”的精彩出鏡,將此次活動推向高潮,行業主管部門的領導與景區地方行政領導的領漂象征著廣東旅游人風雨同舟、共創美好旅業,也預示著“敢為天下先”的廣東旅游再次乘風破浪、激流勇進。
清遠市作為中國旅游強市,擁有豐富的自然山水資源與旅游資源,是廣東旅游城市與旅游產業發展的標桿,漂流、地質、溫泉、少數民族村寨這四大特色最為鮮美,資源最為豐富,目前全市擁有5A景區一家,4A景區21家,4A景區的數量在全省地級市中排行第一。
尤其在漂流資源方面,山清水秀、群峰環繞、懸崖對峙,擁有開發漂流項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漂流之鄉”。都說“中國漂流看清遠,清遠漂流看古龍”,作為清遠漂流的巔峰之作——古龍峽漂流,多次承辦國際自然水域漂流大賽,因其全程驚險刺激,被譽為“浪尖上的過山車”。據了解,古龍峽漂流全程6063米,落差達378米,最快時速72公里,其最大坡降為9.5%,超越了雅魯藏布大峽谷7.5%的平均坡降。使古龍峽成為省內落差最大、時速最快、回旋最多、是廣東省最為刺激的漂流項目。
在新的旅游產業發展時代,古龍峽也在積極創新與蝶變。過去的3年,古龍峽與“古龍十二釵”網紅產品成為了一騎絕塵,榮登廣東網紅景區的榜首,叱咤旅游江湖,掀起一陣陣網紅爆品浪潮,成為了國內眾多同行學習模仿的龍頭景區。
據古龍峽相關負責人介紹,當今旅游時代,旅游已經從原先體能性旅游形態為重心向體能性和技能性旅游形態共同發展轉變。漂流這個項目兼具體能性與技能性的特點,所以一直成為了旅游業態中的常青樹。漂流旅游、滑雪旅游、滑翔旅游、登山旅游、探險旅游、潛水旅游、帆船旅游、攀巖旅游都屬于技能性旅游形態。
長期以來,我國旅游產業、旅游產品和旅游空間形態都是圍繞著滿足體能性旅游開發建設的。經過40年的發展,體能性旅游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產品體系和空間體系。然而,以滿足技能性旅游的產業體系、產品體系和空間體系還存在短板。隨著新生代旅游群體的形成,隨著旅游深度發展,圍繞著技能性旅游的產業體系、產品體系和空間體系的構建,便成為旅游新發展階段的重點工作。因此,古龍峽在下一階段中,會著重對漂流產品實行升級,重點在技能性旅游上迭代變局,為漂流產品注入新玩法、新內涵,實現新發展。
在旅游品牌塑造、旅游配套設施完善、旅游服務升級方面,古龍峽也將依托日益增長的巨量旅游消費,對景區的資源、業態、環境、服務等要素整合和優化,推動景區整體升級,目前已經準備申報國家5A景區。以新時代新旅游新業態,確保古龍峽保證強勁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