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薄餅是廣東汕尾地區知名的漢族小吃,是廣東省汕尾市深汕區鲘門鎮的特色代表小吃。汕尾薄餅過去是清明節的節日食品,每逢清明節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后, 人們都會用薄餅作為午餐,現在物質生活多樣化,人們受香港祭祖風俗影響,備有“燒金豬”、“燒鴨”、“燒鵝”、“蛋糕”之類的祭品。
一般的家庭都不會做薄餅皮的,買到薄餅皮回來后,如果要做咸薄餅,就先把豆芽、芹菜、蒜、蔥等炒熟盛起,再把鮮墨魚、豬肉、臘腸、蝦肉等炒熟,(當然是豐、儉由人)加入適量的生油、鹽、調味精、汕尾味王“鐵脯烀”等,然后再把蔬菜、海味、肉、調味料全部混合在一起炒熱盛起,就可以做內餡,用四到五塊薄餅皮包上就可以吃了。
買到薄餅皮回來,要做甜的話,就可以用白糧、紅糧、或者赤沙糧、芝麻、麻成、豆酥、貢糖、果醬等做內餡,用三到四塊薄餅皮包上,因為麻成、豆酥、貢糖等是塊狀的硬物,必須再包上干凈的布,用重、實的木條將麻成、豆酥、貢糖等敲碎,包好就可以吃了,不過,在以前那個年代,無論是咸還是甜的薄餅都沒那么多好的內餡,咸的主要是一些蔬菜、肉之類,甜的主要是一些白糧、紅糧、或者赤沙糧、芝麻之類,沒有像現在的薄餅有那么多樣化的內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