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的朋友們,春節記憶最深的肯定有一出鞭炮炸牛糞,這可是鄉村大年小伙伴們最經典的節目,類似當年春晚趙本山的小品。從去年春節到今年春節,位于廣州市增城區石灘三江的幸福田園犇牛牧場均推出了“鞭炮炸牛糞”這個王牌節目,游客們瘋狂參與,一玩就停不下來,即使炸得滿臉糞點,秒變大花臉也樂此不疲。
上個世紀的鄉村春節沒有手機,沒有移動互聯網,只有濃郁厚重的鄉村年味。那個時候缺錢,一年到頭,只有除夕夜,家長才會給孩子幾毛錢壓歲錢。不要小看這2毛錢,那個時候錢的購買力遠比現在強,可以買不少東西。這幾毛錢給熊孩子們帶來樂趣無窮的“節目”,其中放鞭炮肯定排在首位。
小朋友們放鞭炮有很多種玩法,五花八門,有丟水里炸魚的,有塞在菜葉上炸青菜的,北方的孩子還可以把鞭炮埋在雪里,炸雪花。而最刺激的,要屬炸牛糞了。鄉村最不缺就是牛糞,隨處可見。小伙伴們將鞭炮塞到牛糞上,用火柴一點燃,立馬開跑,跑得慢,那么過年才穿的新衣服就會沾上一身的糞點,回家后即便不挨父母揍,臭罵一頓肯定少不了。
身上濺到牛糞絕對是生手,老師傅們一般都不會,因為鞭炮炸牛糞絕對是一個技術活。老手們是這樣炸的,選牛糞與鞭炮很重要,牛糞不能選太濕的,這樣百分百會炸到自己身上。也不能選太干的,這樣沒有效果。所以,得選不干不濕的。鞭炮要選“小英雄”,火力與爆炸力不大不小。點燃前,老手會將引線最前端的火藥搓掉一下,這樣燃燒沒有那么快,有足夠的時間逃到牛糞濺到的范圍之外。
鞭炮炸牛糞是我們小時候的開心回憶,今年春節期間,幸福田園犇牛牧場再次推出“追憶童年”的“王牌節目”鞭炮炸牛糞。小時候我們玩的是鄉村自由版,在犇牛牧場玩的是專業旅游版,場景與效果完全不同。
游樂區域用護欄圍好了,一大堆的牛糞依次排開,牧場工作人員事先將鞭炮插在牛糞上,游客們拿著釣魚一樣的點燃桿開炸。點燃桿長3米,一端系著繩子,繩子下面吊著點燃的蚊香,這可是專業工具。游客們拿著點燃桿點鞭炮,這樣既可以點燃鞭炮,又可以避免牛糞濺到自己身上。
春節期間來到犇牛牧場,可以打卡六畜興旺園,喂大豬鴨子孔雀駝鳥兔子;可以做回鄉村牧童,讓孩子與小牛交朋友;可以玩轉玉兔文化節,遛兔子、守株待兔、龜兔賽跑、狡兔三窟等與兔子主題有關的活動讓游客朋友們過一個鄉村版的兔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