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豐年,因境內金子山喜迎廣東2017年入冬以來第一場雪而成為旅游界網紅的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引來了眾多旅游研究者與游客的興趣,從這個月16日至今,每天平均都有幾千名游客來到這個廣東邊陲小縣與山城,領略她不為人知的美麗。大雪過后,北風勁吹,正是制作臘味的最好時候。
這個季節走進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的游客驚喜地發現,壯瑤村寨里的屋前屋后,到處都懸掛著臘腸、臘肉。而在壯瑤人家的廚房里,爐火更是一冬不熄,熏著臘味。壯瑤人家用最傳統的方式制作臘味,過一個豐收肥年。
連山位于粵、湘、桂三?。▍^)結合部,是廣東省海拔最高的縣,是廣東省人口密度最低的縣,是廣東省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縣,是全國唯一的壯族瑤族自治縣。古時連山人由于地處崇山峻嶺之中,外出不方便,當地壯瑤人家一到冬天都有自制臘肉、臘腸的習俗。
隨著經濟的發展,壯瑤人家的生活與居住、交通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用再靠熏肉來補充食品,臘肉已經演變成為了壯瑤人家冬天的地方美食。
走進壯瑤村寨,可以看到壯族阿爸、阿叔忙著切肉、灌制臘腸,壯族、瑤族少女則忙著將制作好的臘腸掛在竹竿上,等著拿到廚房火塘里熏干。壯家人的臘味造型美觀、顏色金黃、香氣濃郁、油尾豐滿、皮薄肉嫩、肉紅味鮮。很多壯瑤人家的爐火一冬不熄火,日夜熏著臘味。
當地壯瑤人家完全按照傳統的壯瑤臘肉的制作方式來制作,選料、制作都較講究,選豬肉時要選壯家土豬豬腩肉,半肥半瘦,去掉筋膜,洗凈血水,切成長條。放入盆中,加大料、花椒、茴香、桂皮、丁香、姜絲等。肉入味后開始灌制臘腸與制作臘肉,最后拿到火塘上熏干與拿到外面風干。 除了選料和制作十分講究,臘味晾曬亦很有講究,都是選大雪后的風高、艷陽的季節開始制作,讓其自然風干。
干。整個冬季,極具壯瑤村居特色的院子里,掛滿了已經制作好的臘腸、臘肉、臘豬手、臘雞、臘鴨。 壯族阿媽將火塘里的火燃燒得旺旺的,讓吐著黃色的火苗熏烤著臘味。整個冬節,臘肉、臘腸就掛在火塘上面,要吃的時候,用刀割下來,與冬筍或冬菇炒來吃。整個火塘里洋溢著壯家人豐年的喜悅。風干則是曬到外面,經太陽曬北風吹霜凍打,變成了最美味的臘味,留下了“冬至臘肉噴噴香”的千年口碑。
今年冬天,金子山舉辦盤王臘味節,邀請游客來制作臘味,品嘗盤王臘肉?!氨P王臘肉撲鼻香,神仙聞到也下凡?!北P王臘肉又稱瑤山臘肉,是瑤族色香味上乘的佳肴美食。其最大的優點是烹食時無須再加佐料,燉蒸熘炒皆宜。
熱騰騰的瑤家臘肉擺放到桌面后,精肉鮮紅、肥肉透亮,入口香脆、肥而不膩,口感極佳,是瑤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客時最上乘的佳肴美食。 農歷春節,更是壯家歌舞瘋長的季節。
山歌、壯劇此起彼伏,陶醉人心。壯瑤臘肉、壯家美酒、各種年俗與年味,讓外地游客品嘗不盡萬種風情。